什么是枯山水,簡述其造景手法及造景特點
作者:admin1 | 發布時間:2021-12-06 10:10:39 | 關注:4
枯山水是日本為適應日本地理條件而建造的縮微式園林景觀,現多見于小巧、靜謐、深邃的禪宗寺院。無高山,丘陵,無河、湖、泊、溪的地理限制,使日本在園林藝術設計上探索精巧,細致,注重景觀形式的象征和心理的感受,枯山水用石塊象征山巒,用白沙象征湖海,用線條表示水紋,如一副留白的山水畫卷。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,因其無水而喻水,因無山無水而得名。
7世紀,中國隋文帝曾經贈送過日本天皇一盆景(無法考據),這副盆景對日本的園林藝術未必有著正真的歷史意義,但湊巧成為了一個象征。日本寫意庭院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盆景式園林,他的集中代表就是枯山水。
日本僧人榮西是最早入宋求取禪法的高僧,1192年回國后弘揚禪宗教義,寺院園林接受禪宗思想侵潤而形成禪宗風格的園林—禪宗園林,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,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往的池泉庭園,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、苔蘚、沙、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,營造枯山水庭園,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,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;禪宗園林風格的成熟期則是在"書院造庭園”出現以后,庭園面積壓縮,由早先的"園"轉化為"庭"。